-
一碗拌面,凭啥让12.8万人连夜往托克逊跑?
6天,50家小馆,小程序排队号飙到8000,疆外车牌第一次占到四成。
我蹲在现场,手机电量从绿到红,终于看明白:这哪是吃面,这是在抢一张西北新流量门票。
先别急着流口水。
数字地图一打开,绿点秒变灰,前面还有187桌。
老板把抻面甩得跟风火轮似的,嘴里念叨:去年一天卖200份,今天破1200,面粉堆到马路沿。
旁边卖西瓜的大姐笑开花,两块五一牙,半天清掉两吨,比去年多赚三千八。
她说以前游客去景区才路过,现在直奔镇子,景区反而成了“顺路”。
我跟着人流晃到论坛会场,空调嗡嗡响,桌上摆着预制菜样品。
六个项目当场签字,1.2亿砸下去,要搞拌面速冻包、优质麦基地、直播仓。
穿西装的县长说话直:让面离开新疆也能泡三分钟就出锅,让农民、工厂、快递一起分钱。
台下老板鼓掌,手都拍红,算盘珠子早拨好了:一袋速冻面出疆,利润翻三番。
最魔幻的是夜晚的美食街。
非遗大叔把面抻成头发丝,现场小孩齐声数“一、二、三……”数到二十就断,围观鼓掌跟看演唱会。
手机闪光灯一片,抖音话题直接飙到8000万阅读。
我旁边的小姑娘边剪视频边说:发托克逊比发国际大牌还涨粉,系统给流量,官方给红包,双赢。
可热闹背后也有冷水。
一家老店被授牌“诚信拌面”,老板却偷偷吐槽:人太多,味道保不住,怕明年牌子被摘。
隔壁旅馆涨到四百一晚,游客边住边骂,老板边笑边道歉:就这几天,不赚白不赚。
我算了笔账,1800万消费里,餐饮占六成,住宿只占一成,留客仍是短板。
临走前,我去看了眼签约的预制菜工厂工地,还是戈壁。
风一吹,沙子打在脸上,生疼。
能不能把三分钟的面做到不坨、不烂、有锅气,还得时间。
但至少,托克逊已经让全国知道:西北不只有大盘鸡,还有会“上网”的拌面。
面还是那口面,玩法换了,人就来了。
下一波流量能不能接住,看他们把1800万变成1.8亿的本事,也看味道别飘。
举报